目前分類:轉載-書店文化 (5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網路與紙本書的愛恨情仇多年未解,Google認為它的圖書搜尋可以解決敵對局面。 做這件事對Google有什麼好處?對出版商及通路商又有什麼影響?

一九五○年代,影印機剛上市時,輿論認為從此出版業會滅亡,因為人人可以複印、出版書籍,事實不然。當網路書寫蔚為風潮之時,同樣的預言也再度浮現,在部落格滿坑滿谷,報紙雜誌轉為電子版的此時,Google決定將紙本書也捲入網路的漩渦。

二○○七年一月,Google宣布與台灣城邦出版集團合作圖書搜尋計畫,而博客來網路書店加入計畫,提供全球繁體中文書籍的零售。全球性的圖書搜尋計畫已經蔓延到華文世界!過去,網路與紙本書的愛恨情仇多年未解,今日,Google揮著搜尋引擎的大劍,認為圖書搜尋可以解決目前水火不容的局面,它在全球積極招募合作夥伴,做這件事對Google有什麼好處?對普通的出版商及通路商又有什麼影響?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在跨入千囍年的前後數年間,當人們普遍熱中於臆測世紀末種種弔詭預言之際,此時悄悄地,台灣各地隱身於城鎮巷弄、具獨立性格的社區型書店正猶如雨後春筍般萌生:包括有1999年於台北的「晶晶書庫」與「天母書廬」,2000年於高雄的「好書店」、台南的「全台首學書房」以及鹿港的「鹿水草堂」………等。表面看來,這些店家雖然打著行銷推展「書文化」為旗號,實際上卻都一個個延伸凝聚成為各自特定社群活動的場所據點。

這段期間,創設於嘉義市街──以結合NGO民間團體與社運行動為號召的「洪雅書房」(1999),也正巧搭上了這一波獨立書店揭竿而起的歷史潮流。這究竟是台灣整體社會情勢所導致的結構效應,亦或只是特定時空的偶然變遷﹖

提及「洪雅書房」於嘉義地區的創生與茁壯,雖是房主余國信及其夥伴們志同道合的戮力經營所致,卻也勢必不可輕忽城市本身自開發以來所逐步造就的特殊人文氛圍。不了解嘉義歷史的外來過客,往往視其為「文化沙漠」,或是政治意義上的「民主聖地」。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舊書店在許多人的印象中,是空間狹小、擁擠,而且無論書架上、地上,或店內任何一個角落都被堆滿了書本的地方,空間陳列及感官舒適度遠不及現代化、明亮、整潔的大型連鎖書店,但是對於許多愛書友而言,造訪舊書店的頻率反而超過一般的書店,因為舊書店不僅藏書量多、種類豐富、版本齊全,而且不會因為書的話題性不足、或熱潮褪去就下架,在舊書店找書的過程就像尋寶一樣,處處有寶藏、時時有驚喜。尤其許多已絕版的書,反而在舊書店創造「第二春」:舊書的價格甚至比原訂價高了數倍之譜,而且並不是有錢就一定買得到,得剛好有人願意割愛才行。

台中地區的巷弄裡,藏了大大小小總共三十多家的舊書店,多為獨立經營,也有家族連鎖事業,每家書店各擅勝場。其中最合我心,老是教人流連忘返,有三家別具特色的個性舊書店。

百利舊書坊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要小心啊!」學長Y知道我走出家門,直走拐彎五分鐘後便到Powell’s,不由得以他在C大超過十年的經驗警告我:「那裡太危險了!」

Powell’s當然不是什麼城南罪惡淵藪,或者幫派火拚之所,但這家在海德園街角的二手書店,對書蟲們而言,可能是比天堂更甜美的地獄。雖然它並不是許多人尋尋覓覓,希望在燈火闌珊處等到的那種有著昏黃角落虎斑貓的夢中書店,但這幾無裝潢可言、架上塞滿硬書、天花板上懸著冷白日光燈的書店,卻是大小學究無法抗拒的廉價知識倉庫。

「在海德園,晚上十點可能買不到漢堡,但可以買到柏拉圖。」這個描述海德園對知性異常執著的玩笑話,講的正是Powell’s書店;雖說自從麥當勞二十四小時營業後,十點也能買到漢堡了,但半價的二手柏拉圖(而且有N種版本任你選擇),還是十分誘人啊!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巷口的「柑仔店」變成7-11,我們開始上便利商店買雜誌、在網路上尋找最便宜的購書折扣。走在路上,你的手機會收到網路書店通知取書的簡訊;即使走到了書店,你的目的可能是和朋友喝咖啡。

電子情書 真實版存在

去年新加坡Page One、誠品信義店爭搶「台灣第一大書店」招牌之後,矗立台大對面近二十年的獨立書店桂冠悄悄拉下了鐵門。電影「電子情書」裡梅格萊恩開設的小書店,不敵湯姆漢克斯的連鎖書店而倒閉的真實版故事,正在世界各角落不浪漫地上演。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還沒有網路的時代,我沒有店面,又想要賣書。

一開始,我每天拿著「分類廣告電話簿」,展開電話攻勢。打給各個設計師、美術指導、攝影師等,直接跟他們正面接觸。也展開書信作戰。收件人名字還都特地用毛筆寫,我想如果用原子筆寫,大概到助理那兒就被擋住了。

各種方法都試過,就算是小小的一件事,只要我想得到的都做了。因為我可以跟別人一較長短的,只有書而已,所以非常拚命。比如到圖書館裡翻閱流行雜誌,分析覺得「這品牌應該會想要1950年代的設計」,就打電話去問對方的需求。有人買了書之後,還介紹別的客人給我。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九九五年,幾個就讀於東海大學社研所的學生,在學校附近接手了一家名叫東海書苑的小書店,藉助台北唐山書店的協助,對經營書店沒有多少經驗的學生,在短短一個暑假便將書店完全改頭換面。

除了學生需要的教科書,書店裡原有的考試用書、電腦工具書以及一般勵志類書籍通通都消失了,替代的是當代思潮、台灣研究、性別討論、同志議題以及獨立的詩櫃。 更特別的是,書店保留了一個談話空間讓人隨性逗留,於是一些學生社團逐漸以此為基地,開始討論起大家共同做點什麼事情。

它是家書店,但也像圖書館,有時更像個沙龍。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希望這家書店能成為淡水的人文景點。」身材壯碩的店主人686這樣說著。

老淡水在捷運開通後,逐年有了新風貌:老街、渡船頭、紅毛城、左岸八里等舊景點整治一新,新景區如漁人碼頭、十三行博物館更是後出轉精,琢磨出落得淡水有古意新聲的雅致。遊客絡繹不絕來淡水賞風光、坐渡輪,品嘗阿給、魚丸湯、孔雀蛤和酸梅湯,終日好不熱鬧。但近日好些人專程到訪淡水,有老行家如蠹魚頭,有年輕一輩寫作者如遲鈍、楊佳嫻、銀色快手、果子離,還有是聽聞消息報到的網友、聽眾,他們既不看不坐也不吃東西,只為到一家新開的小書店,名喚「有河book」。

店主人686年輕時曾隨楊德昌拍電影,後來轉行入廣告界,創造出「再忙也要跟你一起喝杯咖啡」等許多讓人耳熟能詳的文案;無法適應上班族單調生活,毅然決然和擔任美術設計也是詩人的妻子「隱匿」一塊辭去工作,決心要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兩人到熱鬧的淡水河畔覓得房租較便宜的二樓店面,開一家心中理想的書店,實踐他們「逛書店是一種向上運動」的大夢。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星期日出版的英國《觀察家》(The Observer)週報,在2006年5月7日刊登了一則令愛書人憂心的消息:今年上半年的五個月內,英國至少已經有40家獨立書店關門大吉。所謂獨立書店指的是非屬連鎖的書店,書商協會(the Booksellers Association)的會員原有約一千五百家獨立書店,少了40家,即等於少了3%,而這種情形可能愈來愈不樂觀,惡化的趨勢恐怕難免。原因倒不全在於閱讀人口減少,主要還是購書習慣和消費方式的改變。這些獨立書店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超級市場的平價書和網路書店的各種折價活動,都會地區則還要算上日漸昂貴的店面租金。特易購(Tesco)連鎖超市所賣的平裝書甚至每本可以低於四英鎊,這樣的書價是一般獨立書店難以招架的。有朝一日獨立書店一家家消失了,而連鎖超市或連鎖書店變成主要的購書去處,那無疑是愛書人的一場噩夢,何況有些鄉鎮還不見得有連鎖書店,那就只剩下超市了。

倫敦書店 各擅勝場

倫敦多書店,除大型連鎖書店外,獨立書店也不少。喜歡買書的人到了倫敦,市中心的查令十字路(Charing Cross Road)是必遊之地。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京有這麼一家書店,不張揚,卻氣勢滂薄。

不張揚,因為它陷在鼓樓區廣州路上的樹蔭裡,要走下一段小斜坡,才見店名在原木色的門牌裡隱現。

然而,它是具有氣勢的,尤其穿過了柵欄設計的門面,經過雕塑藝術大師羅丹的名作《思想者》,進入那原是地下車庫的三萬多平方呎單層書店展示區,即使書架、書桌間絕不逼仄,一眼仍望不盡方正書店的盡頭。從一邊不停地緩步前行,足有5分鐘,才抵達書店的另一頭。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知名的演員、廣播主持人兼作家蓋瑞森.凱勒(Garrison Keillor)當起了書店老闆,這間名為「公共好書店」(Common Good Books)的獨立書店近日在聖保羅教堂山(St. Paul'sCathedral Hill)的一個地下室角落裡開張了,從架上選擇陳列的書籍可以看出店內販售的是他堅持的文學品味。

這裡可找不到《達文西密碼》、禾林(Harlequin)出版的羅曼史小說,或者做為各領域初學者入門指南的「╳╳天才班」(Dummies)系列叢書。就算你發現到剛出爐的暢銷驚悚作家約翰.葛里遜(John Grisham)的小說,可能也是歸類在「高級垃圾」的平台上。

該書店特別主打地方和區域性作家,以及凱勒最愛的詩集。而凱勒喜愛的其他作品,以及聖保羅當地名家費滋傑羅(F. Scott Fitzgerald)的著作也塞滿一整座書架。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兩岸交流日益頻繁,台灣已有越來越多書店專賣或兼售簡體書籍。從開展讀者的閱讀面向上來看,這當然是好事,但就我有限的觀察,台灣的簡體書店似乎朝著兩個端點發展:一是以學術書為主,二是走「69元」路線的低價書店,至今還沒發現哪家實體或網路書店,陳列的簡體書種如大型綜合書店那樣「平衡」。

而依據法規,已授權台灣翻譯/出版的外國著作或大陸著作,簡體版都不許在台販售。雖然這類簡體書很多,因為執行上的困難,市面上仍然可能發現這類書籍,不過上述規定的確增加了讀者找到這類簡體書的困難──知名度越高的書,就越困難。如果我偏偏對大陸的版本有興趣,難道就只能在本地的簡體書店裡大海撈針?

再舉個例子:大陸作家馮唐的《萬物生長》已在台出版繁體版,但若對他的另一本小說《18歲給我一個姑娘》或散文集《豬和蝴蝶》有興趣,這兩本書又偏偏只有簡體版,那該去哪裡找?如果實體或網路書店都沒有,難道只能請書店代訂,數周後再跑一趟書店去取書?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本月份美國舊金山灣區最熱門的書業新聞,就是此間最知名的獨立書店「寇帝」(Cody's Books)在本月初被一家日本公司收購了!

在結束與開始之間

寇帝書店於1956年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附近成立,創辦人弗列德與佩特.寇帝(Fred & Pat Cody)夫婦在21年後賣給第二任店主安迪.羅斯(Andy Ross)。寇帝剛在今年7月9日以悲喜之心,一方面慶祝開店五十週年,同時又哀傷地宣告柏克萊電報街上那家歷史最久、氣味最夠的旗艦店結束營業,僅留下兩家分店。才約兩個月的時間,大家還沒有從這個震盪中完全復原,誰知又有如此戲劇性的發展。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本最大的書店是東京池袋東口的淳久堂(Junkudo),庫存有150萬冊,總面積達2001坪。七樓的活動廣場,自從2003年起,每半年請一位文人舉辦個人書店。已經在此當過店長的有詩人谷川俊太郎、繪本作家安野光雅、小說家椎名誠、解剖學者養老孟司、女性學者上野千鶴子、漫畫家萩尾望都。2006年後半年的店長則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

6月11日開張的「大江健三郎書店」,陳列著店長選擇的書籍共一千七百多種,分成「巨匠們」、「我的老師們」、「同時代人」、「為小朋友們」、「文庫」、「自己的著作」六類。除了他親手寫的宣傳牌子以外,還有真人一般大的店長照片歡迎顧客。不到五坪的小書店滿有個人性格,討人喜歡。

「巨匠們」類的書包括:宮澤賢治、安部公房、歌德、卡夫卡、卡爾維諾、昆德拉、納博可夫、沙特、貝克特、班雅明等作家的作品。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九日在柏克萊的柯笛書店慶祝五十周年的同時,書店老闆Andy Ross也正式宣布了書店關門結束營業的消息。這塊柏克萊書店中的金字招牌:柯笛書店,從此由柏克萊加州大學南門口的電報街上消失了。

一方面要對抗大型連鎖書店的侵略,一方面是電腦網上資訊的普及,理想主義的小書店向現實低頭其實早在意料之中。但是十五年來總共賠了一百萬美元的老闆,在切那個五十周年慶的大蛋糕時,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寫好的一篇告別演說唸了一半就哽咽得唸不下去,由他的太太接過去繼續唸完。

哪兒是智慧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位同住在美國舊金山的義大利朋友7月8日時打電話來,邀我第二天中午一道去北灘小義大利區的費加洛餐廳觀看世界盃足球賽的最後一場轉播,與那裡的大批義大利支持者為義大利隊加油。我一口回絕道:「抱歉,明天我得趕到柏克萊,參加另一個重要的聚會。」朋友在電話那端大聲嚷嚷:「還有什麼比法國對義大利的決賽更重要?」美國最著名的書店之一2006年7月9日對所有足球迷來說,是個難忘的日子,義大利隊與法國隊在鄰居德國的境內捉對廝殺,原本就已緊張萬分的球賽,又因為終場前義大利隊的馬特拉吉以言語惹毛了法國的席丹,使得席丹像頭發怒的鬥牛,用頭頂撞對方,結果被判犯規出場,以致影響了戰局,更使得義大利最後奪魁,也引來好事的唇語專家企圖從電視畫面中解讀馬特拉吉到底對席丹說了些什麼不堪入耳的話。當世界眾多的足球迷情緒高昂地守在電視機邊的同時,有數百多位愛書人卻懷抱著肅穆的心情,群聚在柏克萊電報街的「寇帝書店」(Cody's Books)。

寇帝書店是由弗列德與佩特.寇帝(Fred & Pat Cody)夫妻倆於1956年7月9日創立,一開始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以下簡稱柏克萊加大)北方歐幾里德街上,是家約十三坪的迷你小店。取得拉丁美洲歷史學博士學位的弗列德負責進書、賣書,擁有經濟學碩士的佩特則掌控財務,書店幾度遷居後,在1965年落腳於電報街和黑斯特街角落的寬闊建築(約兩百五十坪)。由於寇帝夫婦的理想性格與個人魅力,兩人不僅嚴選高水準的書籍、推廣非主流出版品、引介老中青作家,還積極投身社會、政治運動,對於倡導言論自由、提升婦女意識不遺餘力,因此吸引了許多死忠的作者與讀者,書店更成了社區的中心,特別是書店前的一方廣場,往往成了集會、發傳單的場所,越戰期間,警察不時在這附近以警棍、催淚彈對付群聚的反戰人士,寇帝無疑成了美國最著名的書店之一。以《女鬥士》(Woman Warrior)一書聞名於世的華裔女作家湯婷婷(Maxine Hong Kingston)就曾親口表示,許多作家都以在寇帝發表新書,視為登上文學生涯的高峰,她對自己能在此發表每一本新書,引以為傲。

1977年寇帝夫婦把書店賣給年僅三十歲的現任的主人安迪.羅斯(Andy Ross),年輕的安迪不僅爾後將店面擴增,也追隨前輩的腳步,依然不時在政治、社會議題上表態。例如書店在1989年因販售引發回教世界不滿的書《魔鬼詩篇》(The Satanic Verses)被丟擲燃燒彈,安迪和所有的店員在事件後表決,還是一致同意在書店中繼續陳列此書,而當時美國超過一千五百家書店已將此書下架。爾後作者塞爾曼.魯西迪(Salman Rushdie)為了向書店致意而神祕造訪,主人安迪接待他時,向他指指燃燒彈爆裂後的殘留洞口,一旁有人寫著「塞爾曼.魯西迪紀念洞」,魯西迪望著洞,幽默地說:「嘿,有些人得到獎牌、獎座,有些人則得到洞!」歡慶五十週年,並且告別安迪於1997年在柏克萊西方第四街的商業區開了第一家寇帝分店,去年又到舊金山市中心開了第二家分店。這兩家分店的裝潢與氛圍比起總店都要摩登、新穎許多,但是電報街上的總店因其長遠豐富的歷史,依舊是領航旗艦、依舊是人們心目中的代表店。只不過……我在7月9日中午,由舊金山跨橋到東灣的柏克萊,踏進這這家寇帝的旗艦店時,書店裡已經擠了不少人,櫃檯前的一張大桌子擺滿了鮮花、水果、餅乾與飲料,彩色氣球在角落間飄浮,現場還有人演奏音樂。這是詭異的一天,人們一方面在此慶祝書店五十週年,同時也以不捨之心預先參加這家店的喪禮,因為這家半百老店將於次日正式結束營業,從此告別電報街、告別所有的愛書人。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七月九日是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南大門電報街上的柯笛(Cody's)書店五十周年慶,原本應當大肆慶祝,當天書店老闆安迪‧羅斯(Andy Ross)卻黯然宣布了書店關門結束營業的消息。這座大學名校旁的金字招牌校園書店,從此走入歷史。

閱讀風氣低落,理想主義的獨立小書店一方面要對抗大型連鎖書店的侵略,一方面網路資訊普及、取得便利,向現實低頭其實是意料中事,全球皆然。但是接手十五年來賠了一百萬美元的老闆安迪,在切那個五十周年慶的大蛋糕時,還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寫好的告別演說,念了一半就哽咽得難以為繼,由太太接過去念完。

資訊快速檢索,但有誰得到更多時間?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巴黎,淘書是我的主要活動之一,可以說,我的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是在書攤、書市和書店裡度過的。塞納河畔的書攤我是不會再光顧的了,在我看來,那只是巴黎的一道風景線,主要是針對遊客的,對真正的愛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攤主們好像也不在乎賣多少書,對他們來說,守住這道風景線似乎比什麼都重要。

我去得最多的是蒙特諾伊的跳蚤市場,因為附近有家大型超市,所以每次去買東西都會順便去轉轉。那裡並不是專門的書市,書價不貴,但沒什麼好書,去了那麼多次,沒有淘到過一本像樣的書。而克里尼昂古跳蚤市場的舊書店的好書就多了,那裡有十多家連在一起的古舊書店,上下兩層,很專業,分類很細,有文學書店、歷史書店、藝術書店、電影書店、宗教書店等。歷史書店最壯觀,有的古書一米多高,都是幾百年前的版本,很多書是不讓翻的,鎖在櫃子裡,如果真的感興趣,可以請老闆拿出來,但價格貴得出奇。我曾在一家文學書店躑躅,老闆見我看得仔細,便過來招呼我,問我找什麼,我說找有插圖的古典小說,他問找哪個作家的作品,哪個時代的。我說隨便,只要是十八十九世紀的就行。他抽出一本都德的小說,裡面有彩色的插圖,還過得去,但要一百九十歐元,我當然嫌貴。隨後他又拿了一本薄伽丘的作品,是鋼筆畫的插圖。我不敢再問價格。

喬治.布拉桑公園有個專門的舊書市,但周末才開,能發現一些好書。價格嘛,就要靠自己談了,如果你的愛好和書商不一樣,譬如說,你偏偏喜歡書商當垃圾處理的東西那你能賺點便宜。我有一次發現了一本多雷插圖的《拉封丹寓言詩全集》,大十六開,四百多張圖,只要四個歐元,我懷疑是自己看錯了,因為同樣的書在其他的舊書店起碼也賣二十歐元,我趕緊買下。不過。這種情況不多,通常是你喜歡的書他都賣得賊貴。書商們很專業,比你精多了,絕不會賣錯的。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的塞德柏(Sedbergh)小鎮,日前經過「國際書鎮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sation of Book Towns)認可,加入該組織,成為英格蘭第一個書鎮(Book Town),與威爾斯書鎮「黑—昂—歪」(Hay-on-Wye)、蘇格蘭書鎮「威格頓」(Wigtown)鼎足而立。

「書鎮」是指人口少、自然景觀優美的偏遠鄉村小鎮,聚集許多風格迥異的獨立小書店或骨董、二手書店,吸引愛書人前來拜訪,帶動當地觀光產業。「書鎮」起源於1961年,英國人理查‧布斯(Richard Booth)在「黑—昂—歪」小鎮開設不同主題的舊書店,吸引更多書店或圖書相關業者聚集,發展為世界第一個「書鎮」。挪威、荷蘭、法國、比利時逐漸有類似「書鎮」或「書鄉」(Book Vil-lage)的小城鄉出現,並串聯成「國際書鎮組織」,目前已認可的書鎮有十二個。

塞德柏居民原本以羊毛和編織為主要營生,但這些傳統產業因時代變遷逐漸衰落。2001年爆發口蹄疫,對塞德柏的經濟更是一大打擊。小鎮居民思考如何讓舊鎮重獲生命力。他們仿效「黑—昂—歪」朝「書鎮」模式發展,向「國際書鎮組織」請益,提出擴大小鎮書業活動的計畫,吸引贊助的基金和活動。2003年,小鎮成立「塞德柏書鎮公司」,聘請專業經理來操作經營,進行四年的書鎮營造計畫。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夢想中,有一家小書店,木質書櫃和地板,總散發著暈黃亮光,書架上每本書都向你招手。在永和就有一家剛開幕的獨立書店符合這個想像,店名恰好是「小小書房」。店主人劉虹風從籌備起就在部落格記下每天進度,日前開幕竟有許多網友慕名前來,都來到永和探望這間理想書房。

劉虹風想開自己的書店已有多年,她前後累積經歷,曾在誠品書店、台北國際書展基金會工作。終於到了一定年紀,再不實踐夢想就來不及了,從今年五月辭去工作,開始籌備。她說,開店的雜事多到無法想像,於是她把每天開店的進度都寫在網上分享,細微程度到可以出版為開書店的「Know how」專書。

看過《查令十字路84號》的愛書人都對書店與人的感情能如此密切而羨慕不已,劉虹風說,但台灣要有這樣一家書店十分困難,大型連鎖書店提供關於買書、找書資訊,卻無法提供對書的知識及喜好。而「小小書房」不但能讓所有顧客自在坐著看書,更是家專業的文史哲與藝術書店,店員都能提供豐富的閱讀知識。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