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轉載-文學作家 (2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家門大意(末上)

雙調慢詞【臨江仙】孟姜苦恨數千秋,呼天血淚橫流,崩城毀嶽不干休。塞風寒日,吹照古譙樓。  世間自古多無奈,恩情每似浮漚,幾人相守鳳鸞儔。一聲崑笛,何限悠悠。

正是: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幾個月前島田洋七先生來了一趟台灣。在信義誠品的記者會上初見的那一剎那,我的胸口忽然一緊,因為他長得真像我過世的弟弟阿東。

你知道嗎,那種臉孔,就是好像經歷過很多生命的波折和滄桑,而一件一件都記錄在上頭,稜稜角角、斑斑駁駁。絕對不帥,但性格。這種人行事率性,但講倫理、顧分寸,不過也絕對會清楚地讓你知道,他有他自己不可改變的路子:場面的遊戲可以奉陪,但要我老配合所謂「社會行情」的那一套走,拜託,你吃卡歹一點!要是有人對我這種性格不爽或者人前人後說三道四,I don’t care,真的,至少在我翻臉之前,我以人格保證絕對尊重!

這樣的人是有故事的,只是他們依據自己對一般「社會行情」的認知,從來不知道那就是「故事」。不知道那些人生小事有啥值得記憶值得說給別人聽。直到有一天被點醒了,隨手一拈卻都是震驚全場或者令人絕倒甚至讓人涕泗縱橫的精彩片段。就像島田在《佐賀的超級阿嬤》裡說的,當初是和北野武等一群人瞎掰比賽看小時候誰比較窮,沒想到他才把阿嬤的小事隨便說幾件,就讓一群人閉嘴認輸,而且大力鼓吹他出書。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山河入夢》可以說是以一本書的力量平衡了一個時代,在愛情都變成脫衣舞的世界裡,夜夜夜宴,黃金金金,小說卻以感人至深的夢想為我們最深處的絕望拉上了帷幕……

大學一年級,寫作課,宋琳講了半學期,然後說,接下的課由格非老師講。文史樓301,窗外就是食堂,肉麵蛋湯,小炒入夢,誰講都一樣,反正最後一節課,準時下課的就是好老師。這樣,一學期的頭鍋菜吃下來,格非、宋琳都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後來,中文系的來串門,問起我們的寫作老師,其中一個拍案而起:豈有此理,宋琳、格非給安排去外語系,卻不給我們本系的上!醍醐灌頂,我們終於明白自己是多麼渾噩。但寫作課已經結束,同時,一個學期的肉圓也終結了我們對食堂的激情。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我出生在屏東,初中畢業以後,沒有留在屏東升學,而是去台北上了一女中,住在延吉街聖方濟各修會辦的宿舍裡。每天放學要從一女中走過總統府廣場,到中山堂去搭往三張犁的公車。博愛路與衡陽路上總是那麼擠。我既然無家可奔,不如在學校的圖書館看書做功課。到了七點圖書館關門以後我再走,隨便找一家麵攤吃碗炸醬麵,然後就到書店去看閒書,其實是看白書,香港人叫「打書釘」,大概是一站兩小時,好像釘在地上一樣。

書店的架子上是成排的叢書,一樣的尺寸,一律的橙色,有吳稚暉、陳西瀅、蔣百里等的著作。但另外當眼處有一本與這套書完全不同,大而扁,全綠的封面,中間一棵大樹,可是畫得很小,帶出了《在春風裡》的意思,我一看就喜歡。翻開書,第一篇是〈寂寞的畫廊〉,當看到了「每一個人,無例外的,在鈴聲中飄來,又在畫廊中飄去」,心於是抽緊了,再屏著氣往下看,是「永遠不朽的,只有風聲、水聲與無涯的寂寞而已」,眼淚就掉下來。作者陳之藩是誰呢?大概也是古人罷!一篇文章已定下了生命的基調。那時爸爸長期臥病在床,而媽媽剛動完了乳癌手術,還要照顧三個年幼的妹妹。〈寂寞的畫廊〉所渲染的一片荒涼,正切合十六歲的我之心境,可是痛苦之餘彷彿得到了一些慰藉。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無法傷害因為她堅守一個溫柔的秘密。弱者恥。但人子說沒有比溫柔更大的。

我身後有人吸煙。我嗅到小枝香煙的味道;不遠,就在我身後,如果他湊上來跟我說話,我一定會嚇一跳;就在我將廢紙放入廢紙收集箱的時候,身後有小枝香煙的味道。

但我沒有回過身去。我不看我身後的事情。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歐洲文學有一階段,詩人寫磨房蔚然成風。探究其中奧秘,很可能還有那麼幾個磨房女兒,常常在門口搔首弄姿、倚門巧笑什麼的,惹得詩人騷客抓耳撓腮、詩興大發。所以,詩人並不是歌吟一座座空磨房,而是唱頌磨房主女兒之美。不但英國,德國更加紅火,比如「格林童話」。而且,舒伯特更為「美麗的磨房女」(Die schne Mllerin)作過曲子。

「美麗的磨房女」是一部浪漫主義作品,在德意志青年們詩意般的漫游情緒上,它加上了純真的痛苦。拿我來說,讀德國浪漫主義文學,如施萊格爾、諾瓦利斯、艾興多夫等人,最叫人嚮往的,就是那田園牧歌式沁人心脾的濃郁感覺,以及那與山水林木俱來的微微傷感。浪漫主義對自然充滿熱愛,對自由充滿渴望,在他們筆下,德國年輕人必修課的漫游生活,也變得像詩一般美妙。多年前,我經常在德國萊茵河畔散步徜徉,游目騁懷,就差用一根木杖挑著個布頭口袋了。心裏就老想著,如何走過一條彎彎繞的山路,突然間,一幢小巧的農舍閃將出來。那小屋子前邊有一位萊茵少女,她身披一襲早晨的霞光,正在給一群鳥兒餵食哩。周圍是一派寧靜,只有鳥兒的歡聲啾啾,還有姑娘的鳥語呢喃。少女穿著這一帶流行千年的裙子,胸口靠得很低,裙腰高高的,襯出她豐滿的身材,纖細的腰身;裙子下擺撐得很開,恰像一朵倒過來覆在水面的蓮花。那花,那山,那水,那人,那綠,那蘭,那明亮,那安寧,那空氣裏微微振顫的心曲,這一切都融合在一起,像夢一樣長留在我的胸臆……。

舒伯特本是個理想主義者,浪漫主義又使他成了理想的感傷者。這種感傷同貧窮的苦惱,或失戀的痛苦無關,而是一種高純度的憂傷,是一片很典型的閑情。古今中外的詩人都有這種純粹的傷感,自然景色就是催化劑。「一片飛花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詩人從飛花煙雨中讀到憂傷,兩者間的聯繫卻是空靈,也即一個純字。晏殊貴為神童宰相,還有什麼需要傷春悲秋的?所以純度就特高。「小園香徑獨徘徊」,「山長水闊知何處」,「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等等,最叫我擊節欣賞的,也就在一個純字。在西洋,舒伯特的「美麗的磨房女」便是這種純粹而美麗的痛苦: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知名作家琦君的作品細膩溫暖,多年來一直是中學教科書的必選內容,曾有人形容她「是18歲到80歲讀者的琦君」。琦君研究中心主任李瑞騰認為,儘管琦君故去了,但琦君研究才要剛開始!

曾在文化大學、中興大學以及中央大學授課的琦君,60多歲時,曾隨夫婿旅居美國多年,民國93年又與夫婿返台定居,中央大學中文系策畫成立「琦君研究中心」,是國內第一所大學為本土女作家成立研究中心。

琦君研究中心在94年底舉辦「琦君及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當時學者齊聚一堂,年近高齡九旬的琦君也出席開幕茶會。儘管地位備受尊敬,但琦君透露,她的心願是希望有機會再回學校作旁聽生,跟年輕人一起寫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果採取一種嘲諷的說法:有些作品宛如曇花一現,作者不過有幸盜取了命運的贈禮,那些天機般的語言,是之後再也寫不出來的。

如果暫且接受這種說法,那麼,這所謂再也寫不出來的,之於我,大約就是像〈霧中風景〉這樣的作品吧。

如果將時間作點區分,從〈霧中風景〉所寫的高中歲月,一個人張開對世界的眼睛,之後,過了二十年。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賴和者何其多。

他曾是一個典範,代表整個過去被淹埋、忽略的文學。文人之間幾乎左右一致、毫無異議稱為台灣文學推手,眾多鄰坊百姓為其死哀悼,所謂台灣人的良心的人物,卻無人聞問,賴和是誰?

後來他成為另一種典範,一個領航往前走的旗手,整個出土重建的歷史,由他起頭,凡談台灣文學焉能不談賴和,儘管讀者未必真多,讀了或也有人感到隔閡,總要談賴和,各方援引佐證最有力的頂好從賴和文本裡去淘選,他成為一個典範人物,各方對於典範的爭奪,也就隨之產生。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那年你住在「炭地」,我住在「花城」

當你從香港到南伊大讀書的時候,我剛從美國東部到印地安那大學任教。你住在「炭地」(Carbondale),我住在「花城」(Bloomington)———地處印地安那南部,春天鳥語花香,因而得名。妙的是花城到芝加哥的距離和炭地差不多,一在正南方,一在西南,開車都需要三、四個鐘頭。看來命運在作弄我們,也為我們作個準備,遲早有一天,我們終會在「詩谷」———詩人聞一多為芝加哥作的中譯名———相會。

你初到炭地那年幾歲?廿出頭吧。我初抵花城那年——1976——是一個歷史意義重大的年分,美國獨立200周年,全國各地普天同慶,張燈結綵,但對我而言,卻是我的前半生中最失意的時刻,也是學術生涯的最低潮。我從東部的普林斯頓———我那年沒有拿到「長俸」(tenure),憤而辭職———開車,長途跋涉到中西部來,當時連印地安那州的確切地理位置都很模糊,倒是花城曾來過一次,印象甚好。此次重遊,既像避難,更像逃亡———逃到一個東部文化和學術圈子人不屑一顧的不毛之地來,想隱姓埋名,試圖東山再起。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一月底,在報上驚見小民(劉長民)女士因心臟痼疾病逝台大醫院的消息,心中悵然,不禁找出她近年寫來的許多書信、賀卡,一件件再看了一遍。這張賀卡,正是我沒能求證,卻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封。2005 年的小民尚稱康健,電話中聲音細緻,言笑爽朗,或許是回應我文章中點出她和覃子豪的師生情誼,她少見的發此「一見鍾情」驚人之語,並附上珍貴的手稿影本。包括1954年前後鍾鼎文及覃子豪的來函(下稱「1954年信函」)、覃子豪詩〈夢向南行———給C.M〉,以及一張自己短髮清麗的青春剪影。影本上覃、鍾兩位先生書法遒勁秀麗,照片中的小民明眸皓齒、笑意盈滿,幾乎使我感覺時光移位半世紀。我不能明白的是,七十六歲的小民是感慨?愉悅?抑或是不願它們被遺忘,才寄了這些陳年往事給一個不算熟識的小友?當人生已近終點,我們又會如何看待一段多年前的往事,逝去的人,或不能再得的時光?

小民二十四歲在台北 初遇 覃子豪

覃子豪(1912-1963)比小民(1929-2007)年長十七歲,輩分上有一段差距。初識之時,覃子豪四十一歲,已譽滿詩壇,剛出版了《海洋詩抄》(1953),並接編《新詩週刊》,因為擔任中華文藝函授學校詩歌班主任,稍後才認識了當時二十四歲的學員小民。當時育有一子的小民在文壇上如同一張白紙,只是一個心中充滿詩的嚮往的單純少婦。兩人的師友情緣,在小民1978年出版《回憶曲》時,就應該已不是祕密。在覃子豪去世十餘年後,小民在此書第四部分「覃子豪給作者的詩集信札」,收錄了〈回憶曲〉一文,與覃子豪1956-1958年間十首美麗晶瑩的情詩,總為〈海的詠歎〉、〈夢向南行〉、〈樹下〉、〈南方的果園〉、〈秋之管弦樂〉、〈紡織娘〉、〈音樂〉、〈窗〉、〈夜在呢喃〉、〈牧神不死〉。這些詩與手稿,特別靈動的呈現了詩人當年的情思與文采,不知道為什麼,僅部分如〈海的詠歎〉、〈夜在呢喃〉、〈秋之管弦樂〉收入1962年覃子豪詩集《畫廊》中。想來令人傷感的是,天不假年,這之後沒多久,不斷追求詩藝精進的覃子豪,因膽道癌病逝,妻女早陷大陸,無親人陪侍在側。據說他臨終前孑然一身,處境亦頗困窘。那年(1963)的小民,剛在台南生下三子保康(多兒),遠方聞訊,多少訴不盡的悲痛與懷念,要到1978年出版《回憶曲》,及〈懷念———憶覃子豪老師〉(《台灣詩季刊》二期,1983.9.5),才稍得吐露。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陶淵明現存的賦只有三篇:「歸去來辭」、「閑情賦」和「感士不遇賦」。「歸去來辭」是歷來為人稱頌的名篇,我曾經寫過一篇「飛去來兮辭」,從自然科學上大膽地跟他遙相呼應。「閑情賦」是他絕無僅有的一篇愛情作品。詩人是要嘛不寫,一寫就有如飛來峰一般,平地拔起,突兀綺麗:

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凄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而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詩人一連用了十個「願在……而為……」,想像自己如何變做了愛人身上的小裝飾、小物件,反覆嗟嘆。到了現代,錢鍾書先生繼承了這種胡思亂想的自由。在小說「圍城」裏,錢先生寫他珍藏心中的現代美女唐曉芙說:「古典學者看她說笑時露出的好牙齒,會詫異為什麼古今中外詩人,都甘心變成女人頭插的釵,腰束的帶,身體睡的席,甚至足下踐踏的鞋襪,可是從沒想到化作她的牙刷……」。只這幾句話,一位明眸皓齒的現代佳人就站在讀者眼前了。而且,錢先生還明明提到「古今中外詩人」。外國詩人也有寫過「閑情賦」的嗎?當然,大有人在。可惜,我寫「破圍──破解錢鍾書小說的古今中外」時,把這點給忽略了。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風中的白楊吐露黃金語句,落葉隨風而飄。我撿了幾片金葉放入口袋,當作他剛寫了一首短詩贈答。

秋天,藏在藍色天空某一群白雲裡,悠遊著,尋找落腳之處。小城處處可見野雁與水鴨,閒棲於湖上或在草地闊步;秋天,裹著冷氣流的秋天必定藏入湖心,沁涼了雁鴨的羽翼,隨雁陣低空而飛,灑落於群樹、屋頂及綠油油的草茵上。

於是,在你揮汗躲避豔陽的時候,一夜之間,一小片秋天來了。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回憶起她五十多年前住過的地方,月姬口齒突然變得清晰,混濁的眼睛也閃著光采,連聲音都變回少女時代的嬌脆。無絃琴子第一次發現母親頤下和脖頸的一條線長得很美……

日本與台灣斷交後多年,無絃琴子踏上花蓮的土地,她跟著一群在日本移民村成長,而今白髮飄飄的老人們前來。

明治維新後,日本因引進西方文明而變成亞洲強國,但也產生一連串的問題,以農業而言,由於地主制的形成,促使農民大都淪為佃農,農村日益窮困,勞動力不得不大量外流。為了疏解人口過賸的壓力,從明治末年的大正時代,以台灣作為熱帶殖民試驗基地,在地廣人稀的後山台東、花蓮設立官營移民村,作為日本內地延長線。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白生於唐朝的西域,也就是如今已不屬中國境內的中亞地區。話剛出口,牛二婷教授便大喜,連忙接茬,說這就對了,我們也許可以從他的出生地來探討一下後殖民主義的問題……

教西班牙文學的美國單身婦女牛二婷教授約我去她課上客串,說是在教一門文學批評方法論的選修課,這次發了一批麗婆的英譯詩給學生,看看怎樣運用當代理論來解讀。因為我是中國文學專家,故而向我求助。「麗婆」是誰?我的大腦古狗(Google)飛速穿越了「濕婆」、「狼外婆」等種種不可能性,搜了幾秒鐘之後,運用糾錯功能判斷她指的是李白,蓋因唐朝人李白的英文名字沒趕上拼音時代,一直是拼作Li Po的。鑒於山中無老虎,猴子也就不怕沒威風。我滿口答應。牛教授再三說明,不必占用我的時間,不管我知道多少,隨便扯一點有關的就行。

到了人約黃昏後的時分,我捂著嗷嗷待哺的肚子進了她教室,課上零零星星坐著七八個白皮膚和黑皮膚的學生,其中有一個是我這學期的美女助理叫淚妾兒。淚妾兒名字中聽,是西班牙文學的碩士生,可惜不會中文,當初配給我的時候我就抱怨了一通,但是錢是系裡出的,要供她獎學金之類,我也就只當聊勝於無,姑念其幾分姿色,讓她幹一些複印、掃描之類的手工活。但是,讓她和她的同學來學李白……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正在閱讀奧罕‧帕慕克的書籍《伊斯坦堡———一座城市的記憶》,沉醉於作者描繪這座城市「呼愁」氛圍的複雜心思中。就在這時,接到去伊斯坦堡參加亞洲華文作家協會主辦座談會的通知。

2006年11月25日我飛到了伊斯坦堡,26日站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渡輪甲板上,隨著輪船航行在亞洲與歐洲的陸塊中央,望著兩岸鄂圖曼帝國存留的華廈與廢墟。航行沿線總共六站,四站停亞洲、二站停歐洲,船在亞洲港口與歐洲港口交叉停靠,看著人們通過海峽或是橫過海峽上方兩座大橋輕易地在亞洲、歐洲之間往返,這座既屬亞洲也是歐洲的城市真是奇妙得不可思議,恍如夢境。

李昂憂慮台灣文學在國際的能見度低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門早年是困苦的濱海村落,貧瘠的土地卻開出動人的藝文花果……

幾天前我到台南縣北門高中演講,這是我第二次到北門,第一次是大學時代與友人共同拜訪「北門烏腳病院」。烏腳病是台灣西南沿海因水質引起的一種怪病,這種病症的患者,腳上皮膚會出現深重的烏黑,並逐漸向上蔓延,腳的顏色變黑後,肌肉乾腐終至浮露白骨,長期的疼痛據說嗎啡也失去效用,在這一帶鹽鄉,一九五、六○年代時曾流行此疫。我當年參訪烏腳病院,院內有數十名患者,有的人腳上深黑乾腐,等待截肢,有的人雙腳已鋸除,病情仍繼續擴展;醫院中處處看到的是烏黑的腳、截肢的腿,以及無助的目光,這造成我們一行人內心極大的震撼,幾位友人也曾為此寫過文章。後來此地自來水普及,困擾西南鹽鄉的「黑乾蛇」終於遠離,如今烏腳病院亦已斑剝廢棄。

北門早年是困苦的濱海村落,貧瘠的土地卻開出動人的藝文花果,鹽分地帶文人常在附近活動,1970年代相當轟動的素人畫家洪通,創作的故居亦在此處。另外,我曾經特別探查過的「鹽村詩人」王登山正是北門人。在日據時期王登山初攻日本俳句,後來改作新詩,1930年加入「南溟藝園」的藝文團體,1935年參加「台灣文藝聯盟」佳里支部,投身鹽分地帶創作者的行列。國民政府來台後,他擔任高雄「大都新劇團」文藝部主任,從事巡迴全台的戲劇工作,同時有許多創作的文字。其早期詩作如〈沉澱的風景〉、〈海邊的春〉等,頗具鹽村風味,日本詩人黑木謳子推譽他的作品,稱他為「新感覺派詩人」。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鳴兄說他要來寫書法的時候,我有點訝異。因為,以前在報社一起工作的時候,曾經收過他用毛筆寫的短信,流利的行草寫在綠色二百字格子的稿紙上,雖然不是那種漂亮的字體,但文人氣息洋溢在略帶草率的字跡之中,遣詞用字乾淨俐落,清楚明白的說完要說的事情,這種風格是我一向未能做到的,讓我羨慕得不得了。

當時我很喜歡收集作家的書信原稿,我常常把一些作家原稿拿去影印發去打字,原稿就自己留下來,余光中、洛夫、楊牧、周夢蝶、高陽、向陽、陳義芝、李敏勇、苦苓等人的字體都很有特色,看他們的原稿,除了可以欣賞他們優雅的文筆、淵博的學問、高超的情調,還可以從原稿的筆跡、修改之處,看到他們寫作時的心思、情緒變化,以及如何修正稿作的方法,所以看原稿不但是很大的享受,也可以學習到許多文章以外的東西,這些都是電腦普及後漸漸失傳的寶貝了。

那時收到吳鳴兄的短信,很訝異他的書法可以寫得這麼流利,那種字我寫不來,可是稿紙應該可以要吧。我也喜歡收集各式各樣的稿紙,其中又以余光中先生用的稿紙最大方,余先生的稿紙是橫式的,有B4那麼大,所以格子也印得很大,四周的空白很多,無論寫稿、修改都很方便,不過余先生的稿子通常連個重新寫的字也沒有,乾淨得彷彿特地抄錄的,所以當年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的主編高信疆先生常常把余光中的詩稿直接以手稿的方式排版,非常醒目,也羨慕死了其他的詩人。不過我不敢向余光中要稿紙,所以只求另外尋找,後來遠流印了一批淡灰格子的稿子,信紙大小,每張稿紙二百字,非常典雅好用,記得簡媜用那種稿紙寫了不少東西。除此之外,就是吳鳴兄用的稿紙最令人心動了,格子適中、四周空白很大,寫起來很順手,後來才知道,這種稿紙的格子大小,是完全根據他寫字的大小設計的,他先在空白的紙上按原來的習慣寫字,寫了很多張以後,再請美編根據其中覺得最順手的一種,畫上格了,然後製版印刷。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高武闡是道教徒,道教講平和、知足,他現在也了解諸事珍惜,雖然又出了一次車禍,但他說現在都好了,沒事了,什麼都很好。

高武闡,民國二十七年生,身分證上記載的生日是民國三十年六月六日。

老家務農,經商,也有牧場;自己種,也買賣茶葉、辣椒、菸草。家裡有牛場、馬場,馬場還以馬與驢交配,生出騾子來賣。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仿若打開一個小櫃子,以英國女作家碧翠絲波特(Beatrix Potter) 故事為主軸拍攝的電影「Miss Potter 」,讓藏在這個櫃子裡頑皮的小兔子彼得(Peter the Rabbit)、班吉明(Benjamin Bunny),鴨子Jemima、小松鼠Nutkin、刺蝟Tiggy-Winkile太太,以及青蛙Jererny Fisher 先生…,一一躍出。

碧翠絲波特筆下的這些童話主角,無不栩栩如生,充滿豐盛想像。一百年後的今天,碧翠絲波特仍然是英國最暢銷的女作家。她的創作和收入,超過「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來自全球的讀者,每年依然湧入激發她創作和居住的英格蘭大湖區。

創作泉源之地 觀光帶來暴利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