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提到「不願面對的真相」這部電影,也推薦大家應該去看看這部電影,在網友的討論過程中,我看到很多不同的觀點,包含:美國人浪費最多地球資源、製造最多溫室氣體,美國人才需要多加檢討;這部片子的主角---高爾可能有背後的政治動機;片中引用的科學數據有所偏頗,事實可能沒那麼嚴重;也有人說我妖言惑眾、危言聳聽,是媒體的敗類。

這些意見的確都代表了不同族群的想法,我認為都該予以尊重。不過,我真心的認為,即使問題沒那麼嚴重、即使高爾真有政治目的、即使美國人才是全球暖化最大的元凶,都不能改變全球暖化的問題的確持續惡化中的趨勢。

所以,身為人類的一份子,如果有能力,都應該盡量為改善全球暖化盡一點心力,更何況,這些努力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眾所皆知,溫室氣體大量增加是造成全球暖化的主因,使用化石燃料、發電都會增加溫室氣體,砍伐樹木則會減少二氧化碳的消耗量。所以只要能降低溫室氣體的產量、增加二氧化碳的消化量,全球暖化的問題就有可能獲得改善。

從這樣論點出發,有很多事情是每個普通人都能輕易做到的,讓我們從食衣住行育樂中來談談。

食的方面:

多吃本地生產的食物、隨身攜帶環保筷、使用可洗滌的餐具,最好偶而吃點素食。進口食品或許口味不錯,但是它必須遠渡重洋,坐船、坐飛機才能送達你口中,勢必消耗不少燃料。免洗餐具不論是材質是紙、竹、木或化合物,生產的過程不是要砍樹就是要使用原油,越少使用越好。生產一公斤的肉類往往需要消耗數倍的穀類(玉米、黃豆…)及水,偶爾吃點素其實也是對地球盡一份心力。

衣的方面:

多穿天然紡織品,如棉麻為原料的衣物;隨身攜帶手帕,少用面紙或衛生紙。減少使用人造纖維就能減少消耗原油,用最天然的方式,兼顧美感和舒適度,也能在不知不覺中,減少一些溫室氣體的排放。

住的方面

使用省電燈泡、盡量用電風扇取代冷氣,或是用電風扇搭配冷氣、不用電器用品時關機,甚至拔掉插頭、若有可能,裝設太陽能發電設備。

行的方面:

交通工具方面,走路、騎腳踏車優於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共乘,搭乘大眾運輸系統、共乘優於使用油電混合車及柴油車,當然也優於使用一般汽車。減少化石燃料的消耗,自然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育的方面:

不放棄傳播正確觀念的機會、以身作則,教育和要求你的下一代、遊說同事、親友改變不當的生活習慣。只要每個人都能成為小小的種子,開花結果之後,力量將無窮無盡。

樂的方面:

如果可以,降低室內休閒活動的比例,增加親近大自然的機會,登山、健行、騎腳踏車都好過上夜店、唱KTV、坐在家裡看電視。

其他如避免購買過度包裝的產品、使用回收或二手商品、有機會多種樹、養成省水、省電的習慣、不購買不符合環保生產製造、運送包裝的商品等等。

當然,要你馬上改變生活習慣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所以我希望的是比例上的調整。一開始,每天少用一雙衛生筷、五張衛生紙、拔掉三個插頭,慢慢的,不再用衛生筷、習慣帶手帕、偶而吃素、坐捷運和走路上班,只要每個人有一點點的改變,累積起來就是巨大的轉變。

只要大家開始做起,誰說只有超人才能拯救地球!

歡迎各位加入討論,分享你的想法

引用:http://editorland.chinatimes.com/hu/archive/2006/10/26/2645.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