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綠營朋友質疑馬主席的「和平協議」,並不令人意外,只讓人更擔心。今天國內外的形勢已經非常清楚。

首先,中共對台灣的「威脅」遠大於以往。美國國防部主管國際安全的助理部長羅德曼在今年三月中旬的國會作證就直言,如果美國總統現在再度面對像十年前的台海飛彈試射危機,那麼因為中共這十年軍力的大幅成長,他(如何反應)的盤算就會不一樣。

其次,中國大陸對台灣的「機會」也遠大於以往。目前大陸是世界最大的工廠與最大的市場。任何政府和工商人士都不敢忽視它在經濟全球化中的地位與角色。

第三,美國(或日本)與中共的關係,絕不能用冷戰時期或單純的地緣政治來考量。今天中共外匯存底直逼一兆美元,其中七成是用美元儲存。換句話說,中共已有能力影響美國國內的稅率、價格,稅收,及一般消費大眾的生活水準。

第四,這六年台灣各方面的發展幾乎全面停滯或衰敗。台灣的政府與執政黨只看「威脅」,完全忽視「機會」,然後下意識的又藐視中共的威脅。同時它一面不時作勢挑釁北京,一面誤以為可以拉美國(甚至日本)下水。怎不令人擔心?

國民黨的「和平協議」主張,正是要為台灣當前困局找一條活路。「台灣不獨、大陸不武」是目前國際社會普遍樂見的發展。美日等國希望減少一個可能讓他們分心甚至釀成軍事衝突的「熱點」。中共希望台灣不再進行「法理台獨」的活動,以便它能夠致力經濟建設,以達成二○二○年全國小康的目標。而台灣也可以如馬主席對彭博通訊社所說「把威脅極小化,機會極大化」。

倒退一步說,「台灣不獨」不也正是陳水扁總統在二○○○年就職時的莊嚴承諾?當時他得到國外輿論普遍的讚賞。國內支持度更從大選得票的三九%躍升到七九%。這六年多來,扁政府的言行逐步偏離這項承諾。所謂「台灣主權」因此更強化了嗎?台灣與「中國」因此更「平等」嗎?台灣的「國際空間」更加大了嗎?台灣在國際間得到更多的尊敬嗎?台灣的經濟更繁榮嗎?台灣人比以前更有尊嚴嗎?台灣對自己民主的前途更有信心嗎?

再回頭看看一九九○年代的「台灣經驗」。當時國民黨政府與中共進行了二十四次的海基會與海協會談判,其中包括後來被稱為「一中各表」或「九二共識」的政治相互妥協。在這段兩岸和解時期,台灣經濟以百分之七的高速成長;邦交國數目由歷來最低潮的二十二國增加到近年最高潮的三十一國;台灣開始參加APEC高峰會;李前總統及連前副總統分別出訪七和十四個無邦交國;台灣向美國及法國購買大量先進武器,總價還高於現在的三項軍購。而民眾對民主成就及「台灣錢、淹腳目」更是信心滿滿。

在這個和解的一九九○年代,中華民國的主權受損了嗎?李登輝總統變成「李特首」了嗎?兩岸「不統不獨」的現狀有因此改變嗎?台灣的利益或尊嚴受損了嗎?談判就一定代表投降嗎?對抗就一定「愛台灣」嗎?答案應是十分清楚的。

將來為了建立「不獨不武」的「和平架構」,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恐有必要。李陳兩位領導人先後製造許多「驚奇」,尤其在兩岸關係核心的統獨問題上不斷尋求改變現狀,把台灣在國際社會的信用卡幾乎刷爆。而台灣對大陸的疑慮也依然深刻。在這種情勢下,只有透過某種形式的「和平協議」才可以把這個主軸穩定下來,讓兩岸及國際社會三方面都感到安心。它的功能及重要性不是所謂「低政治性」協議可以取代的。當然,這也需要一個過程,還要有配套的安排,絕對不能躁進。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102700306,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