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眷村博物館廿八日將首次公開黑蝙蝠中隊文物和史料;大半已年過八旬的「蝙蝠俠」們獲悉後表示將共聚一堂,回味暗夜勇士們那段「北斗星下的夜空」。

協助提供展出文物史料的黑蝙蝠中隊電子官李崇善上校表示,1952年美國在新竹市東大路上設立的「西方公司」,成立「空軍特種任務組」,由最高當局直接指揮,台灣負責人是時任國安會副秘書長的蔣經國,美國是海軍通信中心(USNACC)主任克萊恩(身兼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台灣代表,後升任中情局副局長)。

「西方公司」轄下的低空偵察中隊,是空軍三十四中隊、即黑蝙蝠中隊,基地在新竹機場和從事高空偵察的空軍三十五中隊,即「黑貓中隊」,基地在桃園機場。

 黑蝙蝠一摔十餘家庭破碎

李崇善表示,黑蝙蝠是飛低空,一出任務就十多個人;黑貓飛高空,出任務只有一、二人。所以一旦出事,黑蝙蝠一摔就是十多個家庭破碎,黑蝙蝠中隊從1953年值勤起至1967年12月,十四年間執行特種任務達八三八次,先後有十幾架飛機被打下或意外墜毀,平均每年一架次失事,殉職人員達一百四十八人,全是空軍最能飛、技術好,又有戰功的菁英。

李崇善並整理出黑蝙蝠中隊成軍到結束執行的四次計畫,包括民國四十四年的獵孤計畫、四十七年的電子偵察、五十三年的南星計畫和五十八年的奇龍計畫的時間表和偵察路線圖,以台灣為起點,最北飛到黑龍江,最南飛到高棉、最西飛到雲南和緬甸,相當完整的呈現黑蝙蝠中隊的任務。

出身空軍的前行政院長唐飛曾說,黑蝙蝠中隊是政府來台後空軍死傷最慘烈的無名英雄。新竹市眷村博物館黑蝙蝠中隊特展室中,羅列出十四年來失事隊員的時間和地點的「忠烈譜」。

已八旬的黑蝙蝠中隊通訊官劉教之,昨天戴著鏽有黑蝙蝠中隊北斗七星隊徽的帽子,默默的看著史料。記者發現他的帽子,詢問這些史料的內容,他說,當時黑蝙蝠低空飛行時,甚至低到手都可以摸到大樹。為什麼要飛那麼低?劉教之表示,這是為躲避中共的雷達偵測。

 躲避中共雷達偵測

看到包括傅鏡平提供解密後的新竹基地空照圖中,有包括C-123等三架黑蝙蝠中隊的偵查機,以及148位殉職同袍失事時間和地點的忠烈譜,讓他感慨良多。

新竹市擎天自強協會前理事長鄭炳熹表示,五十六年八月底黑蝙蝠中隊最後一架在海南島失事,殉難人員之一的機工長周榮林是他口中的叔叔。周榮林是單身華僑,一直跟著他父親鄭錫基,他的飛行衣、飛行袋都放在鄭家。


黑蝙蝠中隊史料 首次展覽 眷村博物館 明重開幕

潘國正/竹市報導

全台第一座眷村博物館,將於二十八日上午十時在新竹市東大路和經國路交叉口重新開幕,其中黑蝙蝠中隊史料是首次公開展出,當天將邀請黑蝙蝠中隊成員傅鏡平演講「黑蝙蝠中隊的故事」,該隊成員將參與開幕典禮;會中並有眷村美食展、刀削麵表演及包水餃趣味比賽,呈現眷村多樣風情。

利用環保局舊址,91年12月底啟用一樓的眷村博物館,在眷村居民熱心參與及眷村文物的激增下,市長林政則交辦擴增為三層樓,周六將舉辦開幕儀式並規畫「眷村藝術季」慶祝活動配合,歡迎民眾前往參與。

重新規畫的眷村博物館,一樓是眷村歷史背景區,介紹台灣眷村的形成與新竹眷村的演變,並展出全台唯一的新竹神秘部隊「黑蝙蝠中隊文史資料特展」,二樓是眷村生活情境區,以情境重現的方式,將眷村食、衣、住、行、育、樂、眷村巷道等和眷村生活樣貌,藉由造景手法,把眷村將消逝的生活樣貌,保留在博物館的展示空間中,並可以聽到濃濃的山東腔,叫喊著包子饅頭的聲音;三樓展出新竹市眷村改建的過程與現況。

包子饅頭 濃濃山東腔

博物館前約200多坪的廣場,大門口仿眷村紅門白線的建築樣貌,戶外意象區「飛機副油箱水塔」,是F100戰鬥機報廢的副油箱,被三廠培人幼稚園改裝成儲水水塔,眷村拆除後捐給博物館,代表眷村克勤克儉的生活哲學。

28日上午10時開幕活動,有光復中學的啦啦隊、空軍樂隊、「黑蝙蝠之歌」演唱;並安排「眷村美食我最快」,示範眷村獨特美食功夫秀刀削麵製作及麵皮、包水餃等趣味賽;其中「眷村美食」展示眷村拿手的美食香腸、臘肉、韭菜盒、蔥油餅,以及超級大饅頭、大花捲等。

下午2時在眷博館三樓研習教室,邀請傅鏡平先生主講「黑蝙蝠中隊的故事」;晚上7時在火車站站前廣場有「眷村風情晚會」,知名老歌歌星張琪、菲揚飛揚舞蹈團、藝苓舞集、陳迪爵士樂團、火星樂團等表演,活動知性,豐富多元,歡迎民眾參與。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Moment/newfocus-index/0,3687,9510270283+95102701+0+165621+1,00.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guHistoryAlumn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